实在看不下去楼上某个去过马来西亚三次人和那个自称在马来西亚呆过一年的人的回答。。。
首先旅游和生活是两个概念,十分同意上面
@邱瑞成的答案,蚊同牛比。
这里只针对题主朋友说的马来西亚比中国发达很多华人素质高,和我看不下去的两个答案。
那个说马来西亚一线城市和中国一线城市差不多的,容我笑一会,你是在哪看出Puchong和北京上海差不多的,别逗我了行吗,2015城市发展动力指数(CMI)所列举出的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都在前五,吉隆坡呢?
我承认吉隆坡是一个很宜居的城市,但是人家这里说的是发达程度好么,没人说宜居程度。
再说除了一线城市以外的地方,马来西亚除了吉隆坡以外就没有什么大一点的城市了,从人口上来看吉隆坡150W+,然后就找不到任何一个能上百万的城市了,城市发达程度别跟我说和人口没有关系。
买房的事情这个没得比,人家地广人稀,但是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买房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是不现实的,自己打工基本不能买的起吉隆坡的房子。那个说中产阶级住排屋穷人才住高楼公寓里的,你了解过高级公寓的价格么?知道排屋的价格么?你所谓的排屋在雪兰莪20W就能搞定,你知道高级公寓现在一般的价格多少么,知道damansara高级公寓的价格么。还每家每户两辆车,你试过在除KL以外的地方生活过么?知道没有车是怎么样过的么?现在KTM还好点,等过13年以前的KTM么,试过等公交车等2个多钟头么,打出租知道没有Myteksi之前印度司机是怎么宰客的吗?
回过头来,体会过这些你就知道为啥要买车了,至少也要有摩托车了,而且他们绝大多数都买的国产车,建议你先了解一下马来西亚国产车和进口车的修车价格你就会知道为啥都买国产车了。
那个说马来西亚没有随地丢垃圾的,我就呵呵了,见过印度司机开货车的时候怎么在高速上吃榴莲吗,见过KTM沿线的垃圾成堆吗,没见过开车开远光的那是你呆的时间少,周末你在KL通往马六甲的高速上看看就知道有没有远光灯了。黑都没黑点子上,人家很少按喇叭倒是真的。
而且马来西亚的工业现在很多都被中国企业占领的差不多了,我所知道的通信、电子、机械、轨道交通、建筑等等,马来西亚的研发能力很差,他们主要要是靠能源和种植业、服务业抵抗外部风险的能力并不高,而且政府的贪腐很严重,效率及其低下。
最后回到正题,马来西亚是一个十分适合养老度假生活的地方,但是作为年轻人至少我是不会选择在那长期发展,最多会作为一个过渡。所以题主闺蜜所说的比中国发达很多,素质高很多就是扯淡。
作为一个外派在马国工作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人员,我来回答你吧。
马国不比中国发达!
从城市建设规划上,吉隆坡都够不上中国的一个二线城市。(我理解的大陆一线城市只有北上广深,当然一线也有破旧的区域,如北京的一号线。)出了吉隆坡,你就找不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了。在吉隆坡较偏的酒店,发个短信打个电话,你得站在窗边靠手甩!让我想起十年前南方的联通公司。太好玩了!
总体而言,马国城市远远落后于中国同级别城市,马国农村也远远落后于中国东南部乡村。
某些州的首府真的就是个东南某些省份“镇”的水准了。
马华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族群,在马国会想证明自己优于其他马国民族,尤其是马来人。在中国又会想证明马国优于中国。有点像《伊索寓言》里的蝙蝠。华人中的Racist和马来人的Racist半斤八两吧,不过华人中的Racist见了马来人警察和官员,也只有跪舔的份。见过最搞笑的事是,前一分钟刚跟我大骂过马来msl,后一分钟就对马来官员胁肩谄笑。
我记得我刚来时,也有中年马华带我逛他们的市区(不是吉隆坡),说,不错吧,发达吧?我只好尴尬地笑了笑,没出声。心想:我得是从什么样的山区出来,才能感叹你们的繁华。呵呵。其实,年轻一代的马华也慢慢意识到马国落后了,不这样了。
后来我就去深度挖掘马国人的生活情况了。作为最会赚钱的马国人——马华,2014年月收入中值为两千马币出头。其他族更低。(这个数据是来自贵国政府统计,不过2015年的数据就飚升到人均五千马币左右了。我只好去问了几位朋友,他们都说加了GST税后并没有涨工资。当然他们的话肯定也不理中客咯。)
现在汇率为1马币兑1.44人民币,还在跌。(16年初马币回升至1马币兑1.6人民币。但从12年开始,马币的整体走势就在下降,虽然中间有反复。百度马来西亚贴吧里曾有人讨论过马币的走势,后来被你们马华吧主删了。行啊!你们。说不好的通通删删删!呵呵。)传说中,吉隆坡的本科生毕业生均价两千马币一月,东马为一千五马币。但实际上,东马这边月薪不到一千马币,或在一千马币边缘的,是绝大多数!大学生出来拿七八百马币一月的也是有的。西马最低月薪九百马币,东马最低八百马币,但只有为政府工作的人员才能绝对保证不低于这最低月薪。比如,我们的清洁工,马来人,一月是六百马币左右。卖盒饭的十七岁小妹(杜逊人,包吃住),一个月竟然只有四百马币!(这TM还让不让人活了呀?!!)超市里打工的,拿到八百马币都算不错的了。一个马来人司机,从周一工作到周六上午,一个月的收入是一千一百马币整,没有年终奖。再看马国家庭,不管是华人、印度人还是土著,百分之八九十的家庭,买房、买车、上大学全部都需要贷款!马华上台湾留学,也多得贷款!即使按照他们政府修订过的数据,百分之八十多的家族债务率也是全亚洲最高的!(家庭债务率有些媒体说是80%,有些媒体说60%,但亚洲最高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当然他们政府的外债也挺多的,占全国GDP的百分之六十多。(现在纳吉政府出售一些国资给外资,政府的外债比率有所下降,外汇储备也稳定在一千亿美金左右。所以马币回升了。)
有马华说我上面大学生的平均工资不准确。我只能说这个数据,我确实是问了几个当地人的,仅供参考。对了,最近新加坡媒体说,由于马国经济迟滞,七成大学生月生活费不够吃饭,多数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要不要我上截图?要打脸,请狠狠打新加坡媒体的脸。不关我事啊!
在 @眉间尺 的回答下,与一位叫AESOP Z的讨论了很久,他说起中国农村的贫困。Well,我建议大家来西马看一下ORANG ASLI的生活,真正住在雨林里的原始人。不过,终于穿上衣服了咯。然后再来东马看一下土著民族住的茅屋,用茅草扎成的房屋啊!还有市郊路边数不尽的板屋(Tinhouse)。用铁板或木板制成,上覆石棉瓦。抗震救灾时的活动板房都没那么破旧的。想想住在铁板屋里的人,真替他们热得慌!(你可别告诉我,他们是因为情怀才自愿住板屋的哦!)
马华既不被马来人土著等当作自己人,也和中国有隔阂感,在马国算二三等公民吧,有点被压抑坏了的感觉。她要是在你面前吹牛,找优越感存在感,就当笑话听一听罢了。(从政治地位上来说,马华不是二等公民,是三等。因为一等是马来MSL,二等是土著非MSL,三等是马华,四等是马国印度人。)
还有某大V拿西方及日韩游客去马国接受医疗服务来证明马国医疗发达的。(现在他已经删除了。)再给大家分享个小故事吧。马国某反华马来政客,他的肾脏手术是在广州某医院完成的。后来被马华骂惨了!
治安的情况,也跟大家分享一件小故事。有个华人朋友说,他在新加坡工作过很多年,但还是觉得大马好。他说新加坡的好处在于:你出门后,不用担心家里会被人打抢。请教一下来自三四五六七八线城市的中国朋友,你出门后,担心家里被人打抢吗?
最后说素质的话,马国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守交通规则等等,也是很常见的。至少不比中国少。不论是在旅游区、市区、乡下。
柯以敏也绝对不是一个个例!
==============================================================================
某些人只是一味地批人“莫名的大国优越感”,好像别人说的不是实情一般。关于人均GDP一万刀的,那是被资源带起来的。(马国的石油和棕榈油出口占其外汇收入的一半以上。)大多数人都在这个数以下的,也是被平均的。呵呵。
你要是有空上上马国华人的媒体,你会发现他们更加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关于中国或中国人的报道,百分之八十都是负面的!远大集团十几天建一栋大楼,他们会说,这质量,倒下只要几秒。中国特警在欧洲拿下竞赛第一,他们会说在TG洗脑下的不怕死。尤其是对于中国游客,极尽诋毁之能事。少数中国游客在泰日台犯下的过失,马华媒体就可以连续追着骂好几天。可这根本不关马国事啊!幸亏马航、绑架事件之后,来马国的中国游客已经不多了。否则,还不天天上他们的头条?呵呵。
“中国妹”这个词,用来指来马卖淫的中国女人。我曾经就碰到过一位马华,对我讲,你们的“中国妹”声音很软,叫起来很好听啊。当时,我就有一种被污辱的感觉,可能也是我太敏感了。卖淫的哪国没有?人家韩国进入发达国家好多年了,照样去美国澳大利亚澳门卖呢。还看过马华评价中国妹的技术贴,认为技术还是没有马华或者菲律宾等的好,服务也没有那么专业。感觉松了一口气,毕竟我们这边的人还不是天生做这个的。呵呵……根据这边报道,一百马币一次的价格,结合现在马币的汇率,应该也低于国内的价格了吧。希望国内的性工作者也能在国内好好的就业,免得漂洋过海这么远,挣不了多少钱,还受歧视。或者去个更挣钱的国度吧。还看到过一篇报道把中国女人叫婊子的,称来骗她们老公的钱,破坏她们的家庭。但是,我没有找到那篇报道的截图。就不上了。不过,我也是挺困惑的。这话说得马国人好像跟新加坡人一样有钱了似的。呵呵。
来而不往,非礼也!来看看马华妹吧。
再来一篇马华的政治倾向的吧。马华媒体的主流是逢中必反的,比如说藏独啊,台独啊,港独啊,神马的,统统都是对他们比较同情,或者是支持的。台独必须妥妥的支持啊!不过,这个我也能理解咯。
可是,现在,连ISIS都同情上了!
其实别看马国华人,骂中国骂得狠。但在自己的国内,尽管受到了一些不太公正的待遇,但他们对政府还是感激涕零、忠心耿耿的。比如说政府允许他们保留华文教育,允许他们保留本来的姓名,偶尔会拨一点小钱资助他们的教育等等。虽然独中的统考不被承认,虽然不会再颁发独中新的许可,虽然即使成绩好也难在本国上大学,虽然政治上难有作为,虽然职称评定、购买土地、开设店铺等等方面都有各种各样的限制,虽然偶尔会有一点抢尸之类的风波,虽然别人会有点嫌他们吃猪肉脏……但是他们真的挺感恩的!
因为他们至少绝对拥有站在吉隆坡骂北京的自由!GOOD FOR THEM!
======================================================================
以上内容是我一五年中读到多篇洗地文时,怒答的!后来又陆续了更新了几次。当时的题目还是“马来西亚比中国发达多少,马来西亚人的素质比中国人高多少”。
如果这篇文章伤到了某些马华脆弱的自尊心,请您点反对及没有帮助,再将我拉黑!您再怎么人身攻击,再怎么飙脏话,我反正是不会道歉的!我只会将您拉黑,再删评论。我就是受不了您的玻璃心!!
但如果您不飙脏话,只是断言我有人格缺陷,交际障碍等等。我代表我家人,非常感谢您对我的关心与关怀!我还是会保留您的评论的!也不拉黑。毕竟,贵国的巫师都能找到MH370,耳濡目染,我绝对相信您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我承认我的立场不够中立,但我所提供的信息也都是有据可查的。我没有为黑而黑!不过,如果我没有黑到点上,应该也不会如此伤害到您!!
我说贵国主流媒体不友好,您说媒体不能代表;我说华人主流言论也不友好,您说他们也不能代表。好吧,我竟无言以对!您就以为您的您以为吧。
然后,您还说我不够全面。可是,拜托!面条里刨出这么多苍蝇,您还吃得下去吗?我还怕自己会刨出更多,让您难堪啊!!
友好的马国华人嘛,讲真,还是有的!评论区里的heyray就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其实啊,我也不是讨厌您们。交锋几次之后,反而越来越觉得你们很有意思!譬如,你们在自己的媒体上大骂“支那豚”“强国人”“中国妹”“穷逼”“墙国人”等等,然后又跑来中国的网站上,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扮无辜。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不过,弱弱地问一句,马华骂“支那豚”的时候,会不会想起那句Cina Babi啊?!
还有,我特别欣赏你们的幽默感!
在@杜甫吃三碗 的回答下,木木右人评论说:“这设计就能成为城市落后的理由?在通风的环境难道开空调?你为何不拿出点实际的数据如gdp来做比较呢?我只是觉得你们是怕中国的年轻姑娘外嫁给华人而拼命想办法抹黑马来西亚城市而已。”
看到最后一句,笑得我眼泪都要喷出来了!
此文只是提供一些不常为中国人所知的马国的基本情况,给需要的人阅读。至于那些强行要洗地的,我也是能理解的。毕竟,政府已经几次号召国民要爱国!不要把家丑对外国人说!现在,马来西亚政府又实施新条例:
任何诋毁或嘲笑政府的马国人,将被禁止出国3年。此外,在国外做出相同行为的马国人,回国后也将面对同样后果。
刚上贵乎的时候,还以为知乎er至少能骂人不带脏。
但一次一次被脏话攻击后,我也不怎么顾及友善度了。见谅!
感谢管理员没有删贴封号!
承认自己嫁错了多没面子
都别吵吵,不要非捧即踩,不要非赞即骂,这不是两张扑克牌比大小,要么你比我大要么我比你大,收起玻璃心和大国沙文主义,好好看
马来西亚人均GDP肯定是高过中国的,但我觉得这个数字没啥意义,考虑马币贬值的速度和中国的增速,这个差距应该会逐步减小甚至持平。
比顶尖城市的话,KLCC和北上广深没得比。毕竟人口不是一个数量级,全马来西亚也就三千万人口,放中国就是个大北京,所以你比高楼大厦什么的,绝对数量和密度肯定是中国完胜。
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来说,马来西亚远不如中国尤其是一线城市。出门不开车想靠公共交通的话基本要等死。
收入水平和工作机会,已经妥妥的被中国一线城市甩在身后了,随便截了两张马来西亚求职网站的广告,给人均年收入过百万的知乎网友们笑一笑:
5年工作经验的银行OM,收入6000-9000马币
三年工作经验的QA经理,月薪6000-10000马币
助理客户经理,5年工作经验,月薪4500-6500马币
两年工作经验的iOS/Android开发,月薪5000-9000马币
一年工作经验,3500-6000马币
以上都是KLCC的工作岗位,其他地方应该会低一些。
房价来看,马来西亚绝对绝对绝对绝对远低于中国大城市。
当年碧桂园在柔佛danga bay开了一个盘,说实话,那个盘不是很好,在本地来看性价比非常不划算,但是碧桂园的策略就是把国内的大量客户空运到马来西亚,直接带去看项目。
国内的客户来了一看:哇!海景房,隔着海就能遥望新加坡,开车过场堤40分钟就能开到新加坡CBD,永久产权的房子,精装修,还送车位——一百平以下的单位送一个,一百平以上的单位送两个,这房子你猜买多少钱?折合人民币每平米不到19000……(现在估计更便宜了,马币跌了好多)
这还是使用面积,不是建筑面积。
更夸张的是当年好像还能办80%的贷款……而且买了之后,交房之前 (这边卖的是楼花,期房),是不用还贷款的(这些政策现在都已经没了)。
中国客户一看啥也别说了哪儿交钱……
我强调一下,我绝对不是要推荐这个楼盘!
以上内容只是说明马来西亚的房价便宜,投资马来西亚房产这两年不是什么很好的选择,而且里面陷阱很多,千万别被忽悠了。
其他方面,论本土产业完善程度,马来西亚也跟中国没得比,当然全世界能跟中国比的也有限。马来西亚有自己的民族工业和品牌,国产汽车基本上都内销了,很少有世界知名的品牌。
比较拿得出手的领域:KLCC是东南亚穆斯林的金融中心,很多印尼,文莱和中东的石油国家土豪的资产是集中在马来西亚的。石油工业和橡胶,半导体产品,海运业也还算不错,但跟中国比也是被暴。
教育领域,也算是英联邦的体系,但被自己给走歪了,现在看来比不过中国,论绝对数量来看,马来西亚的顶尖大学少于中国,但是——如果你摊平到人均来看的话,教育资源的分配就很难说了。马来西亚教育很大一个问题就是顶尖生源流失严重,尤其是华裔顶尖学生。独中生很大一部分都流向其他国家了,这个问题很深,不在这儿讲。
医疗领域,这个还是很值得称道的,马来西亚政府推的MM2H项目,主打王牌之一就是优良的医疗设施和环境,从申请MM2H的人群分布来看,除了中国人以外,第二多的申请来源国就是日本,说明重视健康和养老的日本人也是很看好马来西亚作为一个退休养老的地方。当然,你不能老拿301医院过来比,毕竟不是每个中国人病了都能去301续一口。
其他层面:
马来西亚的华人普遍属于富裕群体,很多华人是祖上三四代以前移民过来的,私有财产保护比较好,传承有序,所以马来西亚华人(同印尼华人和文莱华人)家族普遍非常富有。
但华裔在马来西亚受到政策性歧视,这个问题不用否认,华人在马来西亚妥妥的二等公民——虽然也是公民。
社会治安:马来西亚的社会治安差,绝对输给中国一线城市,之前去马来西亚的时候,当地的朋友总是提醒我注意安全。讲两个之前的小故事,马来西亚好多24小时的便利店门口会有一个牌子,写着晚上8点之后,店里的现金不会超过xxx元,就是因为晚上经常会有人进来打劫超市。还有就是有些店铺的锁,是那种在外面有钥匙也打不开的(好像是必须每天早上才能打开),这种设计就是因为好多时候劫匪会在门口等着店员下班关店,在挟持店员把门打开进去抢劫。
忘了是04还是05年的圣诞节,我是在马来西亚跟朋友们过的,当时平安夜一群人在一个地方吃晚饭,我们回酒店放东西,一个当地的朋友骑摩托车回家,本来约好了之后再出来喝一轮,结果我们出来的时候收到消息,回家的那个朋友摘下头盔之后被劫匪从后面一棒子拍倒把包抢了。这事儿给我造成了很大阴影,当然,这是十几年前的情况,希望近几年有所改善,起码在我印象里,在马来西亚需要担心的这些安全问题在国内的一线城市是不用太担心的。
腐败问题:马来西亚的贪腐问题很严重,但真说不好跟国内谁好谁坏。马来西亚作的很差的一点是,很多国家形象部门的腐败都没能解决,比如海关边检,我经历过在边检的时候被海关刁难——嬉皮笑脸的不放人那种,最后塞了20块马币搞定——一包烟钱把国家形象给卖了。中国虽然苍蝇老虎一大群,但起码这种打脸的事儿我觉得是干不出来的。
写了这么多,总结一下,顺便回答一下答主
你问觉得东南亚国家不是特别富裕,是不是偏见?
是的,绝对偏见。
不提新加坡,你觉得文莱不是特别富裕?请问你知道文莱在那儿么?
无论觉得“东南亚国家不是特别富裕”,还是题主闺蜜觉得“马来西亚比中国发达”,都属于偏见,不管是你还是她,既不了解中国,也不了解马来西亚,这点是不会因为你是中国人或者她找了个马来西亚的男朋友而改变的。
讨论两个国家,不是一句A比B发达,还是B比A发达就能说完了的。都是各有各的优缺点,看你怎么评价,什么标准,以及你个人看中的是什么。进一步讲,纸面上数据上A好于B,并不代表你生活在A国就比B国幸福快乐,陆家嘴高楼大厦再繁华你买不起一样只能看着,北大清华国际排名再高你进不去也没啥用。民族虚荣心这玩意儿不能当饭吃,实打实向受到的才是真的。
看到这个问题,有种我会不会就是你闺蜜的感觉,哈哈,本人也是嫁的马来西亚华人,当初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什么都不管不顾的嫁到了这个国家,刚开始碍于面子,也有不想让家人担心的顾虑,确实和家人朋友说了一些马来西亚比中国好的话,目前已经在新山呆了两年,从一开始的无所谓,到现在越来越不习惯这个国家,几乎两天就要吵架,看什么都不爽,老公实在没办法,只能答应我跟我一起回中国生活,现在正在安排回中国。对于我来说这个国家真的不适合年轻人生活,以前我妈天天说我懒,直到来到大马我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懒,我又是个急性子,分分钟都有想打人的冲动,而且我的家公家婆还有那些亲戚都是一种中国还是十年前的想法,其中一位姑父左一句中国妹右一句中国妹的叫我女儿,听了特别不舒服,结婚时我家的亲戚来了8人,回去后都表示这辈子在也不想来,还对我表示同情说我一辈子要生活在那种地方,这些都是我各人的经历感受,不能代表每个嫁到这边的女人都和我一样,肯定也有过得幸福的。
电话:400-123-4567
传 真:+86-123-4567
手 机:13800000000
邮 箱:admin@eyoucms.com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